魏蔓 BJD 茶茶 薛嘯秋 HOLGA
小丑醫生 the clown doctor
以幼兒為中心,以家長為中心,以教師為中心
瑞吉歐的教育理念是如此
以下是以幼兒為中心理念的實踐,大家參考囉。
讓醫院成為孩子的遊樂園--
小丑醫生 the clown doctor
◎兒童福利聯盟 960706
圖片:http://www.childrenshospital.org/patientsfamilies/Site1393/mainpageS1393P4sublevel61.html
「提姆,兒童安寧病房有緊急狀況,請你在十分鐘之內趕過來!」
一通毫無預警的電話,讓提姆立刻跳起身動作,快速地化完妝、戴上紅鼻子,深吸一口氣,推開病房門蹦蹦跳跳地走到臥床的孩子身邊。
提姆的招牌把戲是捏捏鼻子,孩子只要一捏鼻子就必須說一次「我愛你」,在提姆逗趣搞笑的帶動之下,原本皺著眉頭的孩子,不僅眼睛笑了,嘴巴也裂成一個大大的笑容,他坐在提姆的腿上,捏捏爸爸的鼻子說「我愛爹地」,捏捏媽媽的鼻子說「我愛媽咪」,然後,就在提姆的懷抱裡,微笑凍結,停止呼吸…。
提姆是一個小丑醫生(the clown doctor),在美國的醫療體系中,小丑醫生可說是醫療專業的藝術家,擅長變魔術、玩把戲,擁有最爽朗的笑容、最幽默的笑話,為了照護就醫病童的情緒,給予病童家屬支持與同理,以散播歡笑、認真玩耍為職志,平撫孩子因為住院而必須面對的難過、焦慮、害怕,甚至是減輕身體上所承受的病痛。
「讓每一天都是充滿歡笑的一天!」,由於深知笑容對於人的影響力,小丑醫生除了必須培訓健康照護的技術之外,更需要良好的人際互動技巧—敏感、有彈性、溫暖,具同理心及關懷心等,傳遞幽默與歡樂給每一位病患,藉由歌唱、遊戲,與笑容治癒病患的心靈。
拿著超大型的聽診器,戴著紅鼻子,做些搞笑有趣的掃描與檢查,小丑醫生運用各種誇張極端的程序,讓孩子在痛苦的歷程中能夠轉移注意力,鼓勵孩子冷靜下來,減低孩子的擔心與恐懼。
除了照顧孩子的情緒之外,小丑醫生也關心孩子的家人,同理家人因為小孩就醫而面臨的慌張與混亂,支持他們要比孩子更加勇敢堅強。
「人之於世界是如此渺小?無論我的銀行裡有多少存款、我住多舒適的房子,我開多豪華的汽車…這些都不重要;我曾走進一個孩子的生命,而使得這世界可能就此變得更美好,才是最大的意義。」
小丑醫生不僅是小丑,而是「具治療力的小丑」,透過自然詼諧的方式,讓醫院充滿正向樂觀的氣氛,免於沉溺痛苦與絕望的情緒之中。笑容是最佳的良藥,在小丑醫生的世界裡,我們看到了讓孩子重拾歡笑最單純,卻最直接的方式!
參考資料:
http://www.humourfoundation.com.au/
http://www.e-bility.com/articles/clowndoctors.php
http://www.childrenshospital.org/patientsfamilies/Site1393/mainpageS1393P4sublevel61.html
http://web2.uwindsor.ca/fools_for_health/index.html
【編輯大小聲】
「小丑不是應該出現在馬戲團嗎?為什麼小丑能夠當醫生?」
相信您可能產生如此的疑問,因為小丑醫生徹底跳脫傳統的醫療環境與條件限制,不倚賴藥物治療,而是運用心理層面的方式讓病患獲得支持與依靠。
雖然大家都知道,大笑有益身體健康,但令小編驚訝的是,近年的研究發現,笑容對於病患的生理健康有許多直接的功效:
改善免疫系統、放鬆肌肉以減輕疼痛、釋放腦內啡以抵抗疾病…等,笑容,不再只是開心的代名詞,更具有治療的價值。
然而,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,如何引領小丑醫生的精神進入台灣醫療體系,仍是我們必須深思的議題,台灣人的觀念務實,看醫生就應該對症下藥;歡樂玩耍的方式,即便能讓孩子開心,家屬可能依然無法體會其中對於孩子的影響力。
如何在制式化的醫療程序中,融合正向樂觀的態度,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、關心他們的心理需求,正是我們要落實、推廣的兒童權利之一!